MENU
当前位置: 学院首页 >> 全讯白菜官方网站 >> 正文

法治教育“零距离” 实践教学“真体验”——“形势与政策”课教研室组织学生深入法庭开展实践教学活动

为讲好用好新时代“大思政课”,激活社会大课堂,切实加强大学生法治教育,更好地推动习近平法治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2023年4月18日上午,“形势与政策”课教研室在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石文斌教授的带领下,组织了20余名学生代表深入东莞市第一人民法院松山湖人民法庭开展实践教学活动。

活动中,师生参观了松山湖人民法庭,包括信访接待中心、立案大厅、一站式诉讼服务中心等场所。讲解员向同学们介绍了信访接待中心的设置及接待工作的具体流程。在此过程中同学们切实感受到了司法机关“对党忠诚、为民服务”的理念。此外,师生还“零距离”旁听了一场关于“房屋买卖合同纠纷”的民事案件庭审,观摩了开庭、法庭调查、法庭举证质证、法庭辩论、被告人最后陈述等环节,身临其境地感受庭审现场的庄严与法律的威严神圣。

随着一声清脆的法槌声响起,一场别开生面的“模拟法庭”正式开庭。现场气氛庄严肃穆,同学们穿上法袍和律师袍,分别扮演审判长、审判员、书记员、原告、被告等角色,严格按照规范化程序开庭审理案件,高度还原了一次真实的庭审场景,切身体会到司法活动的严肃性与权威性,上了一堂别开生面的法治课。

石文斌院长在总结讲话中,首先代表学院对松山湖人民法庭为本次活动提供的支持表示感谢,同时结合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思政课建设的重要论述,指出要积极推进“大思政课”建设,主动融入地方社会,把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紧密结合起来。本次实践教学活动通过组织学生现场参观、旁听和模拟法庭的案件审理,通过形象深刻的实践体验,让学生们在润物细无声中得到法治教育,是一次非常成功的思政课教学改革创新活动。今后,马克思主义学院将继续扎实开展多形式的实践教学活动,发挥多课堂协同的育人优势,期待同学们积极参与。

参与本次活动的学生纷纷表示受益匪浅。来自电子信息学院2022级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的全冠鹏说:“以前对法庭的了解只限于网络和电视,在此次课堂实践活动中,当我扮演审判长站在审判席上时,切身体会到了法庭的庄严和法律的庄重。同时也让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了法律对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意义和作用,明白了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要自觉加强法律意识,做一个知法、懂法、守法的合格公民。”

(一审:张远秀;二审:车美娟;终审:石文斌)

上一条:我院院长石文斌教授受邀到东莞市技师学院宣讲

下一条:开庭!庭审现场变身为“思想道德与法治”课实践课堂

关闭